一、岗位人员基本信息
二、岗位职责
1、严格按照三大规程要求完成当班打眼任务。
2、要全面熟悉本工作面机械设备情况,保证钻车正常运行,坚持持证上岗,严禁他人随便开机。
3、开机前检查各部位、各部件的完好情况,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。
4、在钻车开动时,必须先发出信号。
5、经常检查各部位螺丝是否紧固齐全,各部油量是否符合规定,如有异常响声,立即停机检查处理。
6、经常检查钻车的供水装置是否完好,做到无水不开机。
7、钻车运行期间,钻车司机要掌握好炮眼的角度和位置,保证炮眼质量。
8、对钻车发生的事故,及时配合维修工处理,保证钻车运行良好。
9、按照菜单式交接班程序进行交接班。
三、常见岗位危险因素
1、防护网的安设不到位、顶板的支护不到位。
2、工作面的瓦斯浓度超限、风筒脱节。
3、钻车运行时前方以及周围有行人。
4、液压管路接头不牢固。
5、停机后开关未停电闭锁。
四、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措施
1、检查工作面防护网的安设以及作业处顶板的支护情况。
2、检查工作面的瓦斯浓度与风筒连接情况。
3、检查侧卸车前方以及周围有无行人。
4、检查液压管路接头的连接情况。
5、停机后检查开关是否停电闭锁。
五、岗位工序流程
接班,询问上班设备运转情况→安全确认→电缆、液压管路、履带、油位等开机前检查→开机→将钻车开到工作面确定钻车的位置→支起支撑腿、稳定钻车→启动凿岩机试运转→调整凿岩机位置→定好孔位→将推进器定位补偿机构顶紧岩面,打开补油开关阀→打开给水开关→操纵转钎阀手柄→推进钎杆使钎头触及岩石→操纵逐步打眼阀手柄→拉回逐步打眼阀手柄→操纵推进手柄,使凿岩机滑板退回到原位。依次将炮眼打完后→各操作手柄回复到“0”位→关闭车上的电器开关→整理侧卸车后的电缆→清理钻车卫生
六、安全技术操作规程
1、开车前准备工作
(1)各部位软管、操作手柄、电缆、水管、接头、履带、钎杆、钻头、螺栓、螺帽是否紧固,各运转部位有无卡碰、杂物等。
(2)开车前各部检查
①油箱的油位(观察油箱油位线是否超过油标尺的2/3处)。空压机润滑油箱油位(满油)。凿岩机润滑油雾器玻璃杯油位(油位过半)。
②操作手柄处于“0“位。
③螺栓螺帽有无松动,特别是凿岩机固定螺栓和钎头扶钎器导向架螺栓必须紧固。
④推进器钢丝绳和行走履带松紧度是否合适,如不合适应按要求进行调整。
⑤行走履带驱动链轮、导向轮滑轨,链轨节、缓冲张紧弹簧,其部件是否清洁正常。
⑥送电查看前后车灯是否正常照明有电。
⑦点动起动电机,查看主泵运转方向是否正确(看电机标志和主油泵外壳标记方向是否一致),严禁电机不按方向运转,损坏油泵。
⑧开动油泵后先排放油泵内空气,观察滤油器压力表情况是否正常。打开供水开关、供水泵是否正常,检查水压力1-1.5MPa,钎杆钎头供水畅通。
⑨检查各油缸动作是否正常,注意是否有卡阻现象。
⑩钻车在操作各动作前,先将支腿支撑起,稳定后操作其他动作。
2、钻车运转时
(1)工作前钻车停放位置要选择适当以适应全工作面钻进的需要。推进器运动前定位顶尖要距离岩石面保持600mm左右。
(2)启动电机后,操纵各手柄,观察各运转部位的运转是否正常。
(3)行走前必须先抬起支腿,随时观察各运动部位运转和行走状况,注意安全。电缆、水管必须有专人负责拖拉,不得拖地以免损坏水管和电缆,防止压坏。
(4)凿岩钻孔时步骤如下:
①放下前后支腿,稳定机体。
②凿岩机退到滑架后部。
③调整钻孔位置,熟练操作各手柄,迅速按规定方向定好孔位。
④将推进器定位补偿机构顶紧岩面,打开补油开关阀。
⑤打开冲洗炮孔的给水开关。
⑥操纵转钎阀手柄,使钎头旋转。
⑦推进钎杆使钎头触及岩石。
⑧操纵逐步打眼阀手柄,先慢开轻打,待钎头进入岩石内定位后将阀柄推到适应岩石硬度的适当位置,强力冲击。
⑨待钻孔达到深度后,拉回逐步打眼阀手柄,操纵推进手柄,使凿岩机滑板退回到原位。
(5)两臂同时工作时,防止干扰碰撞,打底眼时防止卡碰油缸油管等。
(6)冲洗炮孔水压调整单臂不低于0.6MPa,钻孔时冲洗炮孔水应正常流出。如发现水流不出或不足时,应立即退钻处理,钎头无水流出时严禁打眼。
(7)钻进时严禁反转(从操作方向看钎杆逆时针旋转为正转),凿岩机蓄能器充氮压力正常为6MPa。
(8)钻进速度经调定合适后,一般不应变动,如需变动时按要求进行调整。
(9)钻臂旋转时左右不得超过180°,以免把油管和接头扭断。
(10)每班要认真填写机器操作、运转和检查记录。
七、岗位关键操作点
1、开机前要发出信号,确保钻车周围无人后,方可开机。
2、钻车在前进或后退时,必须保证前后左右人员和自身的安全,同时注意防止轧坏电缆。
3、在作业期间或当钻车接通电源后,严禁人员在钻车前面及钻臂的移动范围内停留。
4、在改变钻车的作业方位时,要事先提醒在工作范围内的所有人员注意安全。
5、钻车启动前应确保所有管路都已联接牢固,不得有渗漏。确保各手柄都在原始位置。
6、在操纵钻臂前,确保将支腿支牢,且在整个凿岩过程中,不得改变支腿的状态。
7、严禁用手触摸旋转的钻杆。
八、主要工艺参数
1、主要技术参数:
项 目 | 主 要 技 术 参 数 |
整 机 | 外形尺寸(l×b×h)mm | 7200×1100×1650 |
钻孔直径 mm | φ27~φ42 |
钎杆长度 mm | 2475/2875 |
钻孔深度 mm | 2130/2530 |
钻孔速度 m/min | 0.8~2 |
总 重 t | 8 |
电 气 系 统 | 总 功 率 kW | 45 |
供电电压 V | 380/660 |
额定电流 A | 84.2/48.6 |
电机转速 r/min | 1470 |
开关箱防爆形式 | 隔爆兼本质安全型 |
2、工作原理:由动力供应系统即电源(包括高压电缆、变压器、低压电缆和电器开关箱)把动力源接入钻车的防爆电机,由防爆电机驱动三联变量泵把电能转化成液压能。钻车行走时,油压首先打开制动器,使马达旋转,由液压马达经减速箱驱动链轮转动。钻车凿岩时,首先由液压系统驱动前后两侧的支腿稳定钻车,然后操纵钻臂动作选择孔位,通过补偿装置使推进器定位,操作凿岩钻孔系统,使液压凿岩机凿岩作业,供风水系统冲洗炮孔。
九、自救互救与应急处置措施
1、自救时应遵守“灭、护、撤、躲、报”五原则:
(1)灭: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采取积极有效措施,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,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。
(2)护:因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,可能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,可使用自救器,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。
(3)撤:当灾区现场不具备抢救事故的条件,或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时,要以最快速度,选择最近的路线撤离灾区。
(4)躲:如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灾区时,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难硐室或其它安全地点暂时躲避,等待援救,也可利用现场的设施和材料构筑临时避难硐室。
(5)报:就是及时报告灾情,在灾害事故发生初期,现场作业人员应尽量了解和判断事故性质、地点和灾害程度,在积极、安全地消除或控制事故的同时,要及时向矿调度室报告灾情,并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区域人员发出警报。
2、矿工互救时,必须遵守“三先三后”的原则:
(1)对窒息(呼吸道完全堵塞)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,必须先复苏,后搬运。
(2)对出血伤员,先止血,后搬运。
(3)对骨折的伤员,先固定,后搬运。
3、创伤急救的基本知识。分为:止血、固定、心脏复苏。
(1)止血:指压止血法加压止血法。止血带止血法。
(2)固定:绷带与夹板。
(3)心脏复苏:人工呼吸,心脏按压。
4、先复苏后搬运、先止血后搬运、先固定后搬运。
十、行为安全要素
1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
严格按照钻车司机操作规程要求作业。
2、执行作业审批、交接班制度
严格按照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规定进行作业,执行菜单式交接班制度,并填好交接班记录。
3、禁止不安全行为
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管理制度,对照“26条”、“110条”、“八条红线”指导作业。
4、对关键操作进行安全确认
施工前对工作面进行全要素安全精准确认,对关键操作安全预想。
5、拒绝作业的条件:
(1)现场隐患未整改。
(2)设备存在故障未排除。
(3)管理干部违章指挥。
(4)劳保用品不齐全拒绝入井。
十一、工作安全设施
工作面施工时要有临时支护,临时支护与防护网要符合作业规程中的设置规定,安设牢固可靠。
十二、生产设备的使用与维护
1、液压油箱的维护保养
(1)箱中使用的液压油的保养,应按下表规定执行。液压油应该放在油罐或油桶内,存放在适当的荫蔽处,温度基本上保持恒定。
(2)油和补充加油时,必须使用手动加油泵加油,经滤油器进行过滤后加入,直到油位超过油标尺的2/3位置为止。
(3)液压系统进行排气和注入系统后,油位下降时,应再加到正常油位。
(4)注意:在冷油起动时,油液粘度较高,堵塞指示器和回油压力表示值可能出现误信号指示,待开机几分钟后恢复正常指示,说明运转正常。如信号不变,油温已上升,则要排除指示器和滤油器的故障。
(5)所有维护操作都要在清洁的环境下进行,特别是在更换滤芯和拆卸时要防止灰尘进入管路系统。
维护内容 | 保养要求 |
1、检查油位是否正常 2、滤油器堵塞报警时,或加油感到太沉时 3、回油过滤器更换滤芯 4、清洗油箱面呼吸阀处 5、清洗呼吸阀过滤器 6、清洗油箱,更换新油 | 1、每班检查油位,随时加油 2、更换回油滤芯和高压滤芯 3、第一次20小时,正常400小时 4、每班清洗一次 5、每100小时用柴油清洗一次 6、每2000小时进行一次 |
2、电气系统常见故障排除
故障现象 | 故障原因 | 处理方法 |
不能起车 ︵ 按下面顺序检查︶ | 1、没电 2、显示漏电 3、送电后SSR灯不亮 4、前3项均无问题,按启动按钮,中间继电器KA1不动作 5、前4项均无问题,按启动按钮,真空接触器不动作 | 1、隔离开关接触不良或上级开关未送电。 2、电机绕组或电缆接地 3、变压器、保险、本安电源、液位或油温开关、固态继电器SSR有问题。 4、控制回路有问题或中间继电器KA1有问题。 5、中间继电器触点接触不良或真空接触器损坏。 | 1、合上前极开关,检查隔离开关入端三相电压是否正确,再合上隔离开关,检查真空接触器静触头端三相电压是否正确。 2、修理电机,处理电缆 3、检查变压器原副边电压是否正常、保险是否熔断、本安电源是否有输出、液位或油温开关在油位不低于400mm,油温不大于65℃应为闭合,如均正常,则固态继电器SSR坏,更换。 4、检查线圈两端是否有AC36V电压,如有检查继电器头与座接触是否良好,继电器线圈是否有问题,如有问题更换继电器头 5、检查真空接触器线圈两端电压是否正常,如否,则中间继电器触点接触不良,更换中继,如电压正常则真空接触器坏。 |
按启动按钮,显示缺 相,电机哼哼起不来 | 隔离开关、接触器触点三相不同步,或电源缺相 | 逐级通电检查三相电压是否正确 |
运行过程中停车或起动失败,显示过载 | 综合保护器整定值不对或电机过载 | 检查综合保护器整定植是否与相应工作电压下的额定电流匹配,如整定值正确,则电机超载 |
运行过程中停车或起动失败,显示过流 | 电机三相短路或电缆线间短路 | 检查电机或电缆 |
送电后灯不亮电铃不响 | 变压器、 照明回路保险、中间继电器KA2有问题。或线路有漏电 | 检查变压器输入输出电压是否正常,保险是否完好,中间继电器常闭点接触是否良好,线路是否有漏电 |
|
|
|
|
十三、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要求
井下进行工作时必须携带以下用品:矿灯、自救器、定位器、防尘口罩。
使用要求:
1、矿灯要求完好无损坏,使用人员严禁摔碰,员工在工作时必须将矿灯挂在矿帽上,行走过程中将灯带挂在肩膀上,并用手拿着灯头。
2、自救器要求能够符合使用要求,严禁将损坏的或过期的自救器带到井下使用,并将自救器系在腰带上。
3、定位器要求电量充足,且完好无损,能够正常使用。
4、防尘口罩要求能够达到过滤岩煤尘的要求,且在施工过程中岩煤尘超过标准的巷道必须佩带。
十四、应急器材的配备
工作面配电点处砂箱、砂袋、砂量必须配备齐全充足,必须配备完好的灭火器,消防锹,消防桶等应急器材。
十五、作业场所清洁
1、保证巷道内无积水、无杂物、无淤泥。
2、工作面管线悬挂整齐,符合标准。
3、工作面各类设备清洁干净。
4、施工完后,将管路、电缆吊挂整齐。
5、钻车机身保持清洁干净,履带无积渣。
十六、作业现场有害因素
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:瓦斯浓度不大于1% ;二氧化氮浓度不大于0.00025%;一氧化碳浓度不大于0.0024%;硫化氢浓度不大于0.00066%;二氧化硫浓度不大于0.0005%;氧气浓度不小于20% ;噪声不应超过85分贝,大于85分贝时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,大于或等于90分贝时,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。
十七、工具物品定置摆放
1、钻车放置在距工作面30m处,保持平稳。
2、管路、电缆吊挂平整,盘放整齐。
十八、安全通道畅通
1、安全通道要畅通,行人侧安全间隙符合规定要求。
2、行人侧堆放材料物品时要保证安全间隙符合要求。
3、巷道支护完好,无积水淤泥,后路畅通。
4、熟悉作业地点的避灾路线。(由各单位技术员具体培训)
十九、各类标识安全标志
1、巷道内温馨提示牌版、安全提示牌版、创新项目行动牌和避灾路线图及各类避灾路标要齐全完好、规格统一、吊挂整齐。
2、巷道口要悬挂巷道标识牌,位置悬挂在巷道开口行人侧帮部,上沿距底板1.8m处。
3、作业牌板悬挂于距掘进工作面不大于200m的位置处,悬挂于行人侧帮部上沿距底板1.8m位置处。
4、各类安全标志必须悬挂在醒目的位置,且图文必须清晰、准确。
二十、岗位管理要求
1、员工必须明确本班工作任务、及本岗位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,并能按时、按质、按量完成当班任务。
2、积极参加区队开展的一日一题、一周一课、一月一考的安全知识培训和现场技能培训,及时参加矿上组织的培训。
3、开工前必须认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,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汇报、整改、销号、记录。
4、在月初的自主管理工作讨论会上对上月存在问题进行详实分析、制定防范措施,并对本月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案处置。
二十一、制定改进措施
每月底对岗位工种的施工记录进行分析、找出问题、制定相应措施进行落实,作为每季度修订岗位标准的依据。
二十二、岗位行为标准
1、作业前要按交接班制度认真检查钻车有无问题,有问题必须及时汇报处理。
2、敲帮问顶,检查支护完好情况以及临时支护是否到位。
3、根据作业规程规定的炮眼布置方式,量取中腰线,确定巷道轮廓线与炮眼位置。
4、先打周边眼,周边眼的眼距不能超过300mm,再打设掏槽眼。
5、钻车司机必须集中精力,认真作业。
6、准备好打眼所需的各种工具材料。
7、打眼前,连接好压力水管路,保证压力水畅通、连接可靠。
8、弯曲变形的钻杆严禁使用。
9、工作完毕后,将所使用的工具材料整理整齐,交到工具房。
10、搞好本班卫生区域的卫生,做到文明生产。工具材料堆放整齐,不浪费材料,爱惜本单位每个设备。
11、安全、保质保量的完成区队分配的生产任务。
12、严格执行准军事化管理规定。
二十三、典型事故案例(要求管理干部每人熟知30个、员工每人熟知5个事故案例,具体案例见安监科所编事故案例汇编)
无事故案例……
二十四、其他要求
1、验收员负责按照作业规程要求将炮眼眼位号好。
2、打眼前班长要设专人监护工作面防护网与顶板情况。。
3、警戒人员要切实负责,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打眼的作业范围。
4、监护人员应该注意打眼的深度,根据作业规程规定控制炮眼的深度。